艺术漫赏在围方

不局限于购物休闲,同样重视生活的艺术品味。围方,特意在宽敞的商场空间里陈列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品,其中不少兼具高雅气质与现代感。让你游逛商场的同时,亦可藉由艺术,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治愈的良方 。

《重生》

艺术家:郑路

 

艺术家简介

郑路于 2003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200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赢得 LVMH 青年艺术家大奖,并于2006年远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

 

郑路的作品极具诗意和当代感,他凭“淋漓”系列开始扬名海外,作品满溢着张力、矛盾与变调的意念。郑路表示若要理解作品中的矛盾含意则可以从阴与阳、正与负、静止与流动、光与影、反射与消散、古典与现代、视觉与文本、深层与外表,以及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中切入。

 

而最能突显矛盾意念莫过于郑路对静止的流水的描绘。 在其“淋漓”及“潮骚”系列中,雕塑作品形如浪涛,像镜面反映出扭曲影像,作品看似静如盘石,亮丽闪烁之间可见微妙光影流动。

 

郑路曾于中国及世界各地多次举办不同展览,包括台北当代艺术馆、耶路撒冷边线博物馆、莫斯科叶卡捷琳娜文化基金会、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巴黎马约尔博物馆、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龙美术馆及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行的艺术展,其作品亦获上海龙美术馆、中国苏州美术馆及瑞银集团收藏。

 

港铁东铁线中期翻新列车
 港铁东铁线“乌蝇头”列车已于2022年5月退役并由全新列车取代,东铁线过海段亦已于2022年5月15日正式通车,为乘客提供更方便的乘车体验。

 

东铁线电气化列车服务香港40年,与香港社会发展紧密相系。列车翻新前为第一代电气化列车,坊间及铁路迷称之为 “黄头”,列车于1982年5月6日开始投入服务,1996年至1999年期间进行中期翻新。港铁公司现推行“退役列车保‧传计划”,包括捐赠予小区伙伴,使退役列车的车厢及零件得以活出“第二生命”,并以不同形式继续服务社会。港铁非常欣赏艺术家郑路的创作理念,盼能延续他的艺术热忱,将想象力转化为实质的小区参与,以创新方式连结港铁与小区。

 

艺术品简介

郑路从港铁东铁线退役列车及其精密细节撷取灵感,以艺术创作手法将列车金属零件及组件重构成巨型装置《重生》,唤起香港人的集体回忆。郑路希望作品吸引观众细意欣赏列车细节组成之余,也可以透过其复杂的结构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这巨型装置内部结构虽然繁琐,但外形简洁流丽,使其完美融入商场优美空间之中。

 

观众从装置的背面及侧面可见退役列车组件细节,有如将想象中的列车解构。作者将列车的金属零件转变成有趣的机械拼贴画面;从前面可见原装列车组件构成的车头,画面带点超现实及抽象意味,务求激发观众的奇思妙想,更深刻地体会大型列车的气派。

按此了解更多各个部件细节。

《云···梦想的飞行》

艺术家:甘志强
 
艺术家简介
 甘志强是香港最成功的雕塑艺术家之一,历年来多次代表香港参展国际级双年展及艺术展。

近二十年来,甘志强聚焦以“鸟笼”为艺术创作主题,深入探索其外观与内在含义,这种手工艺赋予他无穷的创作灵感以及演绎的启迪。甘志强曾为多家机构及场地空间创作雕塑装置,过程中将寻常对象转化为艺术品,展现一份都市生活的动力。

 

甘志强曾参与在美国、德国、韩国、台湾及香港举行的多个重要展览及双年展,包括在1998年获选参与第11届悉尼双年展。早前香港艺术馆为庆祝翻新重开,特别策划“原典变奏—香港视点”展览,诚邀8位香港艺术家各自与香港艺术馆的永久馆藏艺术品作创作对话,甘志强为其中一位获邀参展的艺术家。

 

甘志强的作品获亚洲区路易威登及迪奥等高级时装品牌、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M+博物馆、德意志银行及中国银行收藏。

 

现时甘志强延续以传统中式鸟笼工艺为创作基础,借着作品的不同大小、设计、物料运用及装置方式,拓阔鸟笼工艺转化为艺术创意的界限。

 

艺术品简介
 《云···梦想的飞行》竹子艺术装置衍生自鸟笼制作工艺,概念清晰,结构精密,形如浮云,作者以之探讨思考和梦想的主题。

 

甘志强将以云的形状融入这竹子装置创作,探索思考和梦想的主题,当中包括车、树木、飞机、小飞人等二十四个带竹翅膀的小型竹模型,象征世人追逐梦想和抱负的无限可能。甘志强于数年前于香港艺术馆展出的原装浮云概念装置亦广获好评。

作品悬挂空中,访客可以处身商场上层及站在天窗中庭下从不同角度欣赏装置形态及模型细节。访客如置身作品下方,可沉浸于云影流光之中,另有一番雅兴。

《W》

艺术家:李展辉
 
艺术家简介
李展辉为香港著名雕塑家,其作品以当代及立体的笔触演绎水墨画意,尤甚以水为主题的不锈钢雕塑最为人熟悉,兼容东西方当代与传统艺术视野,把不同价值观融会贯通的在创作意念之中。

 

李展辉不少作品曾参展本地及海外展览,包括: 香港艺术双年展、1999年“形与量”新加坡雕塑节、L’Art de Vivre La Différence (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Vision of Nature  : Lost and Found 亚洲当代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以及香港视觉艺术协会周年展览等。

李展辉的作品获香港艺术馆、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机场管理局、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铁路公司及香港赛马会等机构广泛收藏。
 
艺术品简介
李展辉的雕塑创作从中国水墨及香港的风景取材,将大自然及都市两种意象融合其中,他常用的不锈钢物料外表光亮,与环境空间巧妙融合,促成作品与环境及观众之间的艺术对话。

不锈钢彩色雕塑《W》高达7米,灵感来自围方商场 (The Wai) 的名称,以抽象美化的字母“W”形态,置于商场出入口广场,既有吸引访客之效,亦可作访客汇聚之点。雕塑的优美弧形线条吸引观众从不同角度欣赏。作者将商场标志的对比色彩混入雕塑中,为商场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地标。夜色之下,雕塑与LED灯光照亮户外广场,日夜之间变化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赏体验。

《泰迪火车之旅》

艺术家:冯力仁
 
艺术家简介

冯力仁原为工程师,后来转向艺术创作,以木制雕塑闻名,同时擅于石材及金属创作,其作品寓意深刻,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反映他对香港中产阶层的关注。冯力仁多年来过着双重生活,日间当工程师,晚间醉心于雕塑创作,及后放弃工程师之职,全心投入艺术创作。他的作品展示香港中产阶级过着有规律的生活以及面对的困难和压力,从中可见他对生活的看法 : 他认为社会各阶层的互动、规律无味的生活及辛勤劳碌是社会结构的必备成份。

 

他的作品亦描绘这些社会互动对人的影响,启发观众以客观角度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  现今城市生活,工作和赚钱全为了消费,他以这种体会,引导观众重新思考自己生活的核心价值。

 

冯力仁曾参与多个海外、本地及中国艺术展览,在香港及中国不少公共空间如商场及铁路车站都可见其作品踪影。他于2005年入选第15届香港艺术双年展,2014 年获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委任为香港艺术馆专家顾问,2018 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民政事务局向他颁发嘉许状,表扬他对文化艺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艺术品简介
 冯力仁以木雕称着,亦擅长驾驭金属及石材物料,作品流露他对香港中产阶层生活的关注。世代以来,泰迪熊都是最受成人与小孩欢迎的玩具之一,作者希望以《泰迪火车之旅》为大家带来安慰和欢乐,唤起陪伴与安稳之感,并通过雕塑所呈现的不同金属质感,吸引观众与作品进行互动。

 《泰迪火车之旅》由两件雕塑组成,放置于户外草坪,吸引访客观赏互动,同时享受户外步行通道的优美怡人景致。作品灵感启发自一位火车工程师,描述小泰迪熊用工具组装玩具火车与大泰迪熊在梦中乘搭火车出行的场景。泰迪熊们势必成为围方极受欢迎的大使,吸引小孩与家人前来观赏打卡。

《山中映云 - 大围》

艺术家:陈韵淇
 
艺术家简介
 陈韵淇专长于永续概念与设计、参与推动小区与环境共融的艺术及设计元素。陈韵淇在2009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主修工业设计,毕业后曾策划多个艺术及设计元素,通过小区互动、品牌包装及活动策划,将积极正面的文化及环境价值观念纳入都市公共空间发展。

 

陈韵淇是小区好日子及KaCaMa Design Lab创办人,目前以独立设计师身份推动多个小区项目,近年负责的重要项目包括艺术推广办事处城市艺裳计划“乐坐其中”的么地道花园艺术座椅《文化后花园》(2017年)、信言设计大使未.共研社《众.乐乐园》的荃湾二陂坊游乐场 (2018年) 等。她曾经参与多个本地及海外联展,包括第三届深港设计双城展《DESIGN Co - CAMP 设计共营》、《DXHK Bangkok Design Week》、《香港 x 阿姆斯特丹小区想象》、《设计再⽣:咸⿂》、《DMY International Design Festival Berlin》等,当中么地道花园艺术座椅《文化后花园》项目获2018年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优异奖,《设计再⽣:咸⿂》获2021年亚洲设计奖金奖,2019年获邀参与香港艺术馆重开后首个联展。
 
艺术品简介
 香港是个山城,每踏足一条行山径就像一趟探索旅程 : 迈向一个新目的地、开拓一个新方向、走过一条新路径、欣赏一片新风景,感受一个新的自我。人在山中,思考人生。

 

大围被壮丽的塞拉利昂和金山环抱,户外装置《山中映云 - 大围》亦以这两座山及云影为题。塞拉利昂因山势如雄狮坐镇山头而得名,而塞拉利昂亦象征了一代接一代香港人努力勤奋自强不息的精神。大围西南面的金山又名马骝山,有极多猕猴出没而著名。身手矫捷的猕猴反映了香港人的灵活变通,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性。装置由平滑反光的块体层迭成连绵起伏的丘陵轮廓,色彩随自然阳光而变,反映天空云彩的变幻无穷。

 试想像置身塞拉利昂及金山之间,细听风声人语,你可否听到都市发展以外另一种的声音?

《座千峰-动物系列》

艺术家:黄致阳
 
艺术家简介
 黄致阳1965出生于台北,1989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主修中国水墨画。

 

黄致阳从容游走于绘画、装置及雕塑创作,作品有种内敛的传统东方韵味,表达丰富多变,作品外观含蓄温和,独有的东方艺术风韵油然而生。

 

黄致阳曾多次于纽约、香港、巴黎、台湾及德国等地参展,作品亦曾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及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出。此外他于1995年代表台湾于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参展,并获瑞士瑞银集团、美国国务院“Art in Embassies Program”、台北市立美术馆及香港艺术馆收藏。上海新天地一个永久公众艺术装置出自他手笔,其作品回顾展由2014年3月至4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现时,黄致阳的作品被瑞士瑞银集团、德国德意志银行、新加坡柏克莱银行、美国国务院“Art in Embassies Program”、高雄市立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国立台湾美术馆、广州市广东美术馆及北京中国美术馆收藏。

艺术品简介

黄致阳的大型花岗岩雕塑《座千峰》系列最广为人知,其作品外观含蓄温和,散发独特的东方艺术风韵。

《座千峰-动物系列》以宠物形态为创作概念,别致可爱的雕塑在草坪上构成一个迷你动物公园。作品的形态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及东方气韵,观众或会被别具匠心的山脊形态启发,联想到大围附近的群山云海。最重要的是,此作品亦揭示了“人类、微生物、植物和其它生命在宇宙中共存”之意,呈现万物有灵的宇宙观,欢迎所有年龄段的观众驻足欣赏,就地而憩。